水声学院领导班子开展读原文学原著集中学习
按照学校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计划安排,10月8日上午,水声学院领导班子开展了读原文学原著集中学习。6位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领学一篇《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领学一段《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一、关于领学《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

院党委书记于兴武在领学《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谈到:这次主题教育的重点就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虽然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对象是县委书记,对应我们这一层级的干部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意义。关于怎样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从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个方面谈了这个问题。通过学习之后深受启发,深受教育。我认为“心中有党”就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中有民”就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切实帮助师生解决好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心中有责”就要做到敢于担当,全面履行好二级学院党委书记的职责,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党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努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心中有戒”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 “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院党委副书记王嘉男在领学《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民主集中制》中谈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古人云:令之不行,政之不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制度,是民主与集中紧密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可以让我们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兼听则明、防止偏听则暗,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副院长周天在领学《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中谈到: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是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这种思想指导着学院新一轮岗位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完成。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用好校拨津贴、发展基金、水声教育基金,做好规划论证、为未来的增长点投资,良性循环。

副院长乔钢在领学《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谈到: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机构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历史,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提出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把国家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2020年,我们将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前锋,民族脊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这既是党中央对人民的表态,也是每个领导干部需要时刻铭记的宣言。

副院长汪生泉在领学《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中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文章围绕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规律、更好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几点认识,一是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的重大关系。三是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结合学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到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与广大教师的沟通,加强到各团队去走访调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推进我们的工作。同时,将学院放到国际、国家战略大环境中进行考量,综合分析各种形势、矛盾,分析我们的战略决策是否合理,认定的蓝图必须说到做到,坚持到底。最后,在新的时代,学院领导班子肩负历史使命十分繁重,我们将坚持不懈的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学习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团队带领学员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重点实验室主任朴胜春在领学《中国梦,复兴路》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的讲话中以“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两个诗句概括了中华民族追寻强国道路、改革开放艰苦奋斗的历程。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实现这一梦想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的明天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为自己身处这一伟大的时代而自豪。“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结合我的具体工作,首先要认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向任务,其次是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此外,要勇攀科学高峰,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关于领学《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院党委副书记王嘉男在领学《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谈到: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之下,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重要标志。孙中山曾沉痛地说:当时的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1919年由帝国主义列强把持的“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要将德国在中国获得的一切特权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了。继而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工人声援学生相继罢工,形成了罢工、罢课、罢市的斗争高潮。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副院长周天在领学《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中谈到: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统治建立,中国的出路是什么?先进的知识分子总结认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必须改造中国国民性,这个运动称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前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斗争。其存在局限性。目的还只是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当时,有些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已经有所怀疑和保留。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了出来。在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正确的阐述,也没有为人们所重视,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变成现实,并影响发生了五四运动。其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导致了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高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步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这是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在李大钊等人的影响和当时形势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走上了马克思的道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就具备了。
副院长汪生泉在领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中谈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概念,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性质进行了科学定位。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时构建的和后来继续丰富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精辟地论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权、动力、前途、发展阶段、总路线,以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和政策等诸多重大问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中对我们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一个独创性贡献,就是在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的过程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析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实事求是、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解义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里程碑。
重点实验室主任朴胜春在领学《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谈到:从孙中山领导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到李大钊和陈独秀等革命先驱的建党伟业,再到方志敏等革命先烈为建立一个“可爱的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我深切体会到革命先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难。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历经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建立了“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而且也使我国在各个方面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些也更加坚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